和网警提醒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相关的信息还有告别信息裸奔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来啦、 中美外长会晤释放了哪些信息、 净网:来看1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歼15驱离外军战机背后透露哪些信息、 从印度客机坠毁视频可观察出哪些信息、 151人贩卖个人信息获利4300万被抓、 2人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被处罚、 2人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被行政处罚、 网警提醒:这些习惯正泄露你的信息、 官方通报65款应用违法收集个人信息、 等。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启动,今年的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现场,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正式启动。网信部门建设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热线电话、网站、公众号、小程序、邮箱、传真等方式,统一接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
网络安全事关每一个人,当我们在网上留下痕迹的时候,个人信息可能正面临着被窃取的风险。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操作习惯,是降低风险隐患的重要途径。
哪些属于个人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
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账户信息;
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隐私信息以及你的设备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网络行为信息等。
个人信息泄露会引发哪些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后,不仅容易出现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个人身份还有可能被冒用。如果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掌握,就能编造出迷惑性更高的诈骗场景,继而对公众实施欺诈。
网警提醒
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火车票、飞机票、家门钥匙、车牌等
发布含有个人信息的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家门钥匙、车牌等,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个人隐私。
证件
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照片,这些包含重要的个人隐私,发布需谨慎。
银行卡号和密码
晒出含有敏感信息的银行卡号、密码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盗用,造成财产损失。
位置信息
尽量不发定位位置、实时位置和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等,易暴露真实个人住址,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开箱视频
可能会透露快递单上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老人和孩子照片及姓名
避免发布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实在想发可以控制分享的范围,以分组的形式推送给亲人。
他人隐私信息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发布他人隐私信息,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使用手机注意这些细节
现代生活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里保存着重要的个人信息,稍不留神,就容易遭遇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因此,平时使用手机也不能粗心大意。
谨慎使用公共设备
谨慎使用无密码的Wi-Fi、公共手机充电桩等公共设备,以防手机里未经加密处理的信息被窃取。
关闭手机上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
常用的聊天软件中,关闭容易泄露信息的功能。
发布动态时,也请注意保护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安全。
正确安装应用程序
选择官方渠道下载,尤其是银行类App。注册时设置密码别偷懒,不要用生日、姓名缩写等。
谨慎授权手机软件
在授权App相关权限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通知的内容,对于使用该软件没有必要的权限要进行关闭。同时,对于长期不用的第三方平台或者网站,也要取消账号授权。
发现个人信息泄露
怎么办?
若察觉信息有泄露风险,采取以下五步维护权益:
切断风险源:立即退出异常登录设备,冻结涉事账户(如微信“冻结账号”功能)。
修改密码:所有关联账户(如同一手机号注册的App)全部更换高强度密码,避免使用近期用过的旧密码。
留存证据:保存泄露相关截图、短信、邮件等,记录泄露时间、途径。
投诉举报:向涉事平台投诉违规应用,或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12377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
法律维权:若因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保留证据并报警,必要时提起民事诉讼追究责任。
信息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留意生活细节
养成良好操作习惯
守护个人隐私
若发现信息泄露
及时切断风险 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公安部网安局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号)
网友看法
1、网友温柔时光颂: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人人都要有网络安全意识
2、网友粤东潮汕店:提高网络安全知识,切实维护安全防护,保护网络信息,防止诈骗。
3、网友我不告诉你1S6N: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侵扰。
4、网友珠圆玉润: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守护个人隐私,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为人民,用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网络。
5、网友看热点综合更有启发:网络安全不是玄学,而是现代生活的必修课。那些看似繁琐的步骤,实则是数字文明的握手礼——既保持连接的温度,又守护独立的尊严。下次输入密码前,不妨想象自己正在给无形的灵魂上锁。毕竟在比特洪流中,清醒的头脑才是最后的防火墙。
6、网友手机用户一龙: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人人都要有网络安全意识。
7、网友心存善良:加快步伐提升网络安全[击掌][击掌][击掌][击掌][击掌]净化网络
8、网友在水一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侵扰。
9、网友白露: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人人都要有网络安全意识
10、网友清闲的云朵啊:天天接到各种推销电话,是谁泄露了我们的隐私了???那么又该如何治理出卖泄露隐私的各人团体和企业啊?保护个人信息隐私至关重要,关系人民安全个人福祉和国家信息安全。,希望国家和相关部门严查各种泄露信息和我们隐私的人,抓到判刑10年以上或者枪毙
11、网友李爱芳律师:网警提醒:这些信息别随便晒! 1,火车票、飞机票、家门钥匙、车牌等 发布含有个人信息的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家门钥匙、车牌等,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个人隐私。 2,证件 如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照片,这些包含重要的个人隐私,发布需谨慎 。 3,银行卡号和密码 晒出含有敏感信息的银行卡号、密码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盗用,造成财产损失。 4,位置信息 尽量不发定位位置、实时位置和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等,易暴露真实个人住址,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5,开箱视频 可能会透露快递单上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6,老人和孩子照片及姓名 避免发布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 ,实在想发可以控制分享的范围,以分组的形式推送给亲人。
12、网友草根老万:网络安全往大的说,关系到国家机密泄露,往小的说关乎到每个人身份信息泄露,财产受到损失!当下加大网络安全,惩治网上违法犯罪刻不容缓!
13、网友才林汽修:这篇提醒太及时实用了!很多人晒日常时总觉得“随手一发没关系”,却没意识到火车票二维码、快递单姓名、孩子学校门口照片里都藏着安全隐患,这篇内容把“哪些不能晒”“泄露有啥危害”“出事怎么办”讲得明明白白,像给大家提了个醒,特别贴心。 其实保护个人信息不用多复杂,比如晒车票时打码关键信息、不用公共Wi-Fi付账单、App授权时多问一句“这权限有必要吗”,这些小习惯就能帮我们挡住大部分风险。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份提醒,不仅自己注意,也给家里老人讲讲,一起把信息安全的“防护网”扎得更牢。 我可以帮你把文中提到的“不能随便晒的信息”和“手机防护细节”整理成一份简洁的备忘录,方便你随时查看或分享给家人,需要吗?
14、网友賣釹駭de尐吙祡:更重要的是从重从严打击网络诈骗和犯罪
15、网友阅览世界:加强个人信息防护,除了自身提高防护意识外,我本人认为网络运营商要负起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责任更为重要
16、网友钩尖上的来客:不要总是强调个人,要求个人。网络经营者应该依法管控客户信息泄露问题。
17、网友湖畔怡然观鱼的人: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18、网友锄荷待鱼归:2025.9.1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启动!
19、网友大门坎的船钉子:刚刚办的营业执照,还没拿到,做假账的公司就找上门了
20、网友桃园:现在实名制精准打电话[奸笑][奸笑][奸笑][奸笑]
本财经资讯由崔放金融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崔放金融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