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网警提醒:这些习惯正泄露你的信息相关的信息还有官方通报65款应用违法收集个人信息、 网警查处一起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 胡塞为何主动公布美军B-2轰炸机信息、 总书记两次讲话传递鲜明信息、 多国政要扎堆访华传递什么信息、 哈国称坠机事件调查需防止信息挑衅、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揭示月背古磁场信息、 以方称正向叙沙姆解放组织传递信息、 信息量很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 梅德韦杰夫谈访华习惯:早晨喝绿茶、 等。
“我只是随手点了个链接,结果银行卡被盗刷了......”
“明明没告诉别人身份证号,却接到精准推销电话?”
在数字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像散落的拼图,稍不注意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许多看似常见的日常习惯,正在悄悄成为信息泄露的“帮凶”!今天,跟随网警的脚步一起来扒一扒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高危行为”,并见招拆招。
警惕!!!这些习惯,可能正在出卖你的隐私
No.1
随意连接公共WiFi
危险行为:在咖啡厅、商场等公共场所,看到“免费WiFi”就迫不及待连接。
风险:黑客可通过多种手段窃取你的账号密码、聊天记录,甚至银行卡信息。
正确做法:尽量使用手机流量或确认WiFi名称(向商家核实信息)、避免在公共网络登录网银等敏感账户
No.2
社交平台“晒生活”不留心
危险行为:晒机票、快递单、身份证(哪怕打码)等。
风险:机票二维码可能泄露行程和身份证号、快递单上的电话、地址会被黑产收集
正确做法:晒图前检查是否暴露敏感信息(如证件、票据)、朋友圈尽量设为“仅好友可见”,减少公开曝光
No3
用同一密码注册所有账号
危险行为:各社交软件、邮箱、支付密码、游戏账号......全用同一个密码!
风险:一旦某个平台数据泄露,所有账号都可能被攻击。
正确做法:不同平台设置不同密码(至少分“重要账户”和“普通账户”)
No.4
随意扫描、点击陌生链接
危险行为:看到“扫码领红包”“点击链接查快递”就冲动操作。
风险:可能是钓鱼网站,诱导输入银行卡号、验证码,瞬间盗刷!
正确做法:陌生链接先核实,警惕“高仿”网站。
3步加固你的“信息防护盾”
1、定期检查隐私设置
2、重要账户开启双重验证
3、遇事先核实(自称“客服”“公检法”的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
网警提示
个人信息安全无小事,一次疏忽可能酿成大祸!改掉一些危险习惯,做自己的“隐私守护者”!
转发提醒家人朋友们,别让信息泄露找上门!
素材丨山西网警
网友看法
1、网友自清居:我们的个人信息还需要我们自己泄露吗?
2、网友张六六六旺:先不说别的,就这快递公司就早已经把个人信息卖的很完整。
3、网友中华大鲸鱼:哈哈,新疆09906943047,西藏08916064699,这两个明目张胆的固定电话诈骗都没人管,说我的拉卡拉到期了,要收299的流量费,赶快联系他们更换最新的,我根本没用过拉卡拉,手机号我还是新办的,三天两头他们打电话过来
4、网友无双星空:希望你们能从源头解决问题
5、网友淸荷莲语:“一个链接可能钓走存款,一张照片可能暴露行程,一个密码可能‘全军覆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操作’,实则是悬在头顶的‘信息安全剑’!守护隐私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必修课’。转发这条提醒,让‘谨慎一点’成为全家人的‘数字护身符’——毕竟,再高明的‘信息防护盾’,都不如咱自己多留个心眼儿!#全民反诈在行动#”
6、网友oldboyyuanzl:为什么不强化公共网络的安全呢
7、网友行过南半球:现在是数字时代,手机、电脑一秒不离手,但你有没有想过,随手点个链接、随便填个表单,可能就让个人信息“裸奔”了?比如,很多人爱在社交平台晒生活,定位、门牌号、车票信息全暴露,坏人一看就知道你家在哪儿、啥时候不在家。还有那些“免费Wi-Fi”陷阱,连接后你的浏览记录、账号密码可能全被偷走。甚至随手扔快递包装,上面名字、地址、手机号一目了然,简直是给不法分子“送礼”! 保护个人信息,真不是小事。身份信息一旦泄露,轻则被骚扰电话轰炸,重则银行卡被盗刷,甚至被冒名贷款,后果不堪设想。网警建议,养成好习惯很重要:别随便点不明链接,密码设置复杂点,定期换一换;快递单撕碎再扔;公共Wi-Fi能不用就不用;社交平台发照片前想想,有没有敏感信息。说白了,保护个人信息就像给自己的生活加把锁。咱们多留个心眼,少点麻烦,生活才能更安心。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隐私被拿去“卖钱”吧?从现在开始,管好自己的信息,别让坏人钻了空子!
8、网友篠荣馨聲:敬请公安和电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公共网络安全!
9、网友余味轩干果:个人信息从我们从医院一出生就开始被不停地变卖,1000人的通讯录据说可以卖300元—500元。。。
10、网友秋水伊人391:我接到电话说我抖音号开了直播。要扣我每个月费用。我说我没开直播。他说我无意开了。取消要我下载软件知导我下载软件。我发现不对。挂断了电话。这时候我手机收到银行验证码。我要是不挂断电话把银行验证码给他我卡里钱就没了。太可怕了。我的信息怎么泄露的,银行卡他们怎么知道的。不知道。希望大家引已为戒。陌生电话不要接。
11、网友萧瑟兰迪尔特:提醒公民是好的,但同时也要做好对快递公司,购物平台等一切与公民信息挂钩平台私下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监管和防控,打击收卖公民信息的黑色产业链,这样才能真正的保障公民的财产安全
12、网友小福631725162922:通信公司把我们的信息早就泄露的一丝不挂了。
13、网友咖菲猫:哪个软件你不给信息还能给你用?
14、网友敏锐豆花aL:实名制,给骗子钻空子
15、网友星火:很多时候信息不是我们自己泄露的,而是不管是买房登记信息还是买东西什么的,各种个人信息都被贩卖了,而这方面没有任何的监管。
16、网友海洋锁业:现在还有谁信息没有泄露吗[看][看][看]
17、网友成杉言:现在办个事、登录个应用都要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真泄露出去也不奇怪[哈欠]
18、网友苏北随笔: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网络安全的核心议题。从个人信息泄露到企业商业机密被盗,数据安全事件频发敲响警钟。只有完善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严格数据使用权限,才能在释放数据价值的同时守护用户隐私,让数字生活更安心。
19、网友薄导:个人信息早就被卖几百上千次了。要不然那些骚扰电话买房电话为何天天打进来呢。
20、网友南京庆哥:说真的现在地球村己经没有啥隐私秘密可言,但时刻小心防范是必要的![ok][点亮平安灯]
本财经资讯由崔放金融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崔放金融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