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放金融

父亲为和女儿联系生活费每月分4次给

来源:观威海 时间:2025-09-10 05:43 阅读

和父亲为和女儿联系生活费每月分4次给相关的信息还有安徽怀宁一父亲骑马接女儿放学、 范曾女儿:父亲失联 继母搬走字画、 父亲因工伤亡故 试管婴儿享抚恤金吗、 印度空难幸存者坠机后立刻致电父亲、 考生走出考场见到父亲先问我妈呢、 黄杨钿甜父亲被立案调查、 小学生被父亲责骂 报警“抓”爸爸、 被拐孩子父亲问余华英你有良心没、 男子发现离世父亲竟有3个私生子女、 3孩子父亲去世 亲戚花光72万赔偿款、 等。

近日,湖北一位父亲送女儿上大学时的这波“操作”,引发网络热议。父亲曹先生与18岁的女儿“拉钩”立下约定:每月生活费2000元,但不是一次性转账,而是分四次发放——每月1日、10日、20日各转500元,最后一笔500元则作为“月底全勤奖”发放。而领取“全勤奖”的条件,是女儿每天主动向家里发一条消息——可以是一个标点、一张图片,甚至一段短视频,只要有所联系,都算达成目标。

有网友认为父母用心良苦,有网友认为一次性给有助养成规划习惯,也有不少网友提出反对,认为“每天联系”显得过于紧张。对此,曹先生告诉记者,女儿性格内向,这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作为父母难免牵挂,“每月2000元只是一个基准,不够随时会补”。如今,“约法三章”已实行几天,女儿不仅每天主动联系,还会分享校园生活的细节:“洗澡要刷卡,洗衣服有洗衣机”“同寝室的室友都很友好”……万一女儿以后忘和家里联系,会真扣生活费吗?曹千红说:“那不会,即便忘记了也会给,不希望给她心理上产生压力……”他还说,武汉距离仙桃不远,争取每月到学校看一次女儿。(九派新闻)

编辑:谷圆圆

网友看法

1、网友山东人在河北:控制欲好强!我也是做父亲的,我绝不会这样要求孩子!

2、网友暖若安阳zy:这位父亲的方法充满了智慧和关爱。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帮助刚步入大学、尚未建立成熟消费观的孩子,平稳地度过财务适应期,确保孩子在整个月都能有均衡的生活保障,避免了‘前松后紧’的困境。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一份引导孩子走向独立的用心良苦的礼物。

3、网友铃姐姐:控制欲确实太强了

4、网友机智的精灵Np: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把生活费分好几次给,就是为了和儿女多增加互动和联系。一次性给了,有的孩子一个月都不再给父母发个微信,打个电话的。有时候想想现在的父母也挺悲情了,用金钱做纽带。只为多互动。

5、网友每日阅读成长:现在生活费都一个月2000了,想当年我们上大学一个月400块的生活费就不少了,看出物价上涨来了[呲牙]

6、网友善良青山5x:就该这么做

7、网友学妹恐惧症:我上大学的时候本来是一个月2000,后来每个月最后一周都没饭吃,就一周给我打500,2013年

8、网友中华一丁:作为父亲,我十分理解!没有离开过父母,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父母是不放心的。打卡一段时间,父母也放心,孩子也逐步成熟了,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9、网友杰西虎头军师:我家孩子当初出国前也是这么约定每天发个消息报平安,每周视频一下,没有拿钱说事,大一还能隔天群里聊一下,大二见少,大三更少,孩子学习特别忙时候没心情没时间跟家长聊和发信息,我们也理解,放手吧放心吧!

10、网友小鱼小鱼634: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独生女都结婚好几年了,有一阵子比较忙,我爸妈给我发的消息我没有回,我老公在群里回了几句,碰巧他们打的电话我又没有接到。几天之后俩人大概觉得我被杀了吧,慌慌张张给我留言叫我尽快联系他们。。。听着可笑,但背后的心酸我感觉到了。从那以后只要没事儿我就给我妈打电话唠嗑,事无巨细,想起来什么说什么。

11、网友花儿爱说话:这种情况觉得无必要分对与不对,很多规则是要看当事人的,当事人喜欢、愿意执行,两者都开心的话,就是好事。

12、网友聪慧风铃YVp4k:**标题:父亲与女儿的生活费约定:分次发放与每日联系的背后** 近日,湖北仙桃一位父亲曹先生因与女儿达成一份特殊的生活费协议”而走红网络。他决定,每月给18岁上大学的女儿2000元生活费,但并非一次性转账,而是分四次发放:每月1日、10日、20日各转500元,最后一笔500元则作为月底全勤奖”发放。而领取全勤奖”的条件十分简单——女儿每天主动向家里发一条消息,哪怕只是一个标点、一张图片或一段短视频,都算完成约定。 这一做法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父母用心良苦的体现,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鼓励孩子与家人保持联系;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一次性发放生活费更有助于孩子培养独立规划的能力,而每天联系”的要求则显得有些过于紧张,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面对外界的不同声音,曹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女儿性格内向,这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作为父母难免牵挂。他强调,2000元只是一个基准,如果女儿不够用,随时可以补。目前,这份约法三章”已实行几天,效果显著:女儿不仅每天主动联系,还会分享校园生活的细节,如洗澡要刷卡”洗衣服有洗衣机”同寝室的室友都很友好”等。 当被问及如果女儿忘记联系,是否真的会扣生活费”时,曹先生明确表示:那不会,即便忘记了也会给,不希望给她心理上产生压力。”他还补充说,武汉距离仙桃不远,争取每月到学校看一次女儿。 这一事件与此前大学生活费日结50元一天”的案例相似,都反映了当代家庭在子女独立与父母关爱之间的平衡探索。生活费发放方式虽小,却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深切关爱与教育智慧。如何在给予孩子足够自由的同时,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是每一位家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曹先生的做法或许并非适用于每个家庭,但其背后蕴含的亲情与智慧,却值得我们深思。

13、网友权义军:天下父母心点赞[祈祷][祈祷][祈祷]点赞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