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者:朝鲜军舰下水事故越查越惊心相关的信息还有朝鲜驱逐舰侧翻反映出什么问题、 朝鲜军需工业副部长李亨先被拘留、 还原朝鲜驱逐舰事故现场及深层原因、 朝鲜新建驱逐舰舰底为何被轻易划破、 朝鲜新建军舰出严重事故 金正恩目睹、 为何说朝鲜军工该踩刹车了、 韩称朝鲜士兵越过军事分界线、 朝鲜新总理是何许人、 朝鲜宣布落实最强硬应对美国战略、 朴泰成被任命为朝鲜内阁总理、 等。
朝鲜驱逐舰下水事故追责范围扩大,高层已有人被捕。要想平息领导人的怒火,朝鲜军工部门得快点动起来了。
在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被传唤,造船厂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行政副厂长金勇鹤三人被拘留后。
朝鲜司法机关又认定军需工业部副部长李亨先对于此次事故“负有重大责任”,并对其进行了传唤、拘留。
【朝鲜驱逐舰下水事故追责范围扩大,高层已有人被捕】
随着李亨先的被捕,朝鲜针对此次事故的追责范围正式扩大到了高层。
军需工业部是朝鲜军工发展的主管部门,在面对严峻外部安全挑战的情况下,朝鲜政府能够调动的资源正持续向该部门集中,该部门的地位正逐渐升高,曝光率也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朝鲜军工发展出现任何问题,军需工业部必然要出来承担责任。
具体到这次的驱逐舰下水事故上,军需工业部也确实是难辞其咎。
正常情况下,这种5000吨级的驱逐舰应该选择使用“倒退式”下水、干船坞注水等其他更加稳妥的方式下水,而不应该使用风险更高、主要用于轻型船只的“侧滑式”下水。
清津造船厂曾经建造过超过万吨的商船,即使没有合适的浮船坞,也应该有合适的干船坞。造船厂最后选择“侧滑式”下水,大概率是因为相关船坞内有其他船,只能这样进行安排。
不管船厂这边有没有发现并上报这种建造安排中的隐患,军需工业部都很难将“锅”甩出去。
【“侧滑式”下水技术难度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船只侧翻】
如果船厂上报了问题,军需工业部仍旧批准了建造计划,他们要承担的就是忽视专业人士客观建议的责任。如果船厂没有上报相关问题,军需工业部便难逃一个监管不严的责任。
因此,朝鲜领导人在事故发生后震怒,不仅是因为这艘船当着他的面出事,削弱了他本人的威望,让朝鲜在国际社会面前丢了个大脸,而是这次的事故反映出了整个朝鲜军工体系都存在“疏忽、不负责任、不尊重科学的经验主义”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矫正,必然会动摇朝鲜国防的根基,威胁到政权安全。
朝鲜领导人大概率会以此次事件为切入点,对于整个军工体系进行一次大整顿,整顿规模与对于官员的惩罚力度,则将受到驱逐舰下水事故善后进度的影响。
【“崔贤”级一号舰能够顺利下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浦造船厂技术实力更强】
朝鲜领导人已经将修复驱逐舰定义为“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任务,并下达了6月下旬的重大会议前完成修缮的死命令。
军需工业部部长赵春龙等尚未被波及的军工系统高层,要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就在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朝鲜军工部门却又保持了谨慎,没敢立刻扶正船只。
最新卫星图显示,那艘驱逐舰仍旧保持着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一半在船台上一半在水中。
他们现在如此谨慎,恰恰说明了这艘船的扶正修复,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艘驱逐舰目前还保持原样,没有被扶正】
根据朝方之前的报告,事故导致海水涌入了驱逐舰内部,朝方需要先用抽水机将海水抽出来。
但为了确保侧滑入水的顺利,这艘船下水的时候还没有安装垂发等设备,从之前卫星上能看到,有几处上层建筑没有完全封口,这就有可能影响到了船只的水密性,放慢了排水速度。
在抽走海水后,军工部门会将舰首部分从船台上拉下来,然后再使用拖船与打捞浮筒,将这艘船逐渐正过来,期间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船只彻底沉到水中。
仅从技术角度来说,朝鲜应该去找一艘能够吊起5000吨级驱逐舰的大型起重船,协助进行扶正作业,降低整体的操作难度。
可朝鲜本身没有这类大型工程船,俄罗斯在相关领域实力较为有限,在远东未必部署了这类船只,朝方要想用大型起重船就只能求助中国。
【中国的“振华30”号12000吨全回转起重船】
暂且不说朝鲜能不能拉下脸来求中国帮忙,双方沟通协调与起重船调动的时间,就足以让朝鲜军工部门放弃求援计划。
毕竟,朝鲜领导人说的修好,不只是将船扶正,而是要把受损的右舷也修好。朝方专家组之前预测,修右舷也要10多天。
这一切都决定了,朝鲜军工部门虽然较为谨慎,为自己留出了更多准备时间,但最迟在6月初,他们就必须再冒一次险,尝试将船扶正。
总的来说,此次驱逐舰事故不仅暴露了朝鲜军工体系发展中的深层隐患,更成为检验该国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在高压政治任务与有限技术资源的夹缝中,朝鲜军工部门正面临两难抉择。
而无论这艘战舰最终命运如何,此次事故都为朝鲜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国防现代化的道路上,科学决策与专业敬畏的重要性,或将超越政治意志的单一驱动。而国际社会也将持续关注,这一事故是否会成为朝鲜调整其军工发展模式的转折点。
网友看法
1、网友坦荡的水滴cR:为什么不来中国征询一下重船舶下水采用哪种方式好呢?
本财经资讯由崔放金融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崔放金融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