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前驻华大使不装了:凭啥和中国组G2相关的信息还有中国为何突然对澳矿“亮红牌”、 郝龙斌表态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 评论员:中国吹响贸易战全面反攻号角、 美拟禁止中国航班经俄领空往返美国、 预制菜仍是中国餐饮业的宿命、 特朗普为何把目标锁定在中国航运、 中国对锂电池等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稀土相关管制公告五大重点梳理、 中国暂停部分澳矿采购有何考量、 中国高科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等。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10月11日,《日经亚洲》刊发了一篇对于美国前驻中国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的专访报道,内容自然是所有人都关心的中美关系问题。
采访中,日媒记者向伯恩斯提问,他是否认为会出现一个由美国和中国组成的“两国集团”(G2),彼此互不干涉对方的所谓“势力范围”?对此问题,卸任后的伯恩斯再也不装了。
“我不知道特朗普总统是否有此意。但一个G2,一个势力范围——‘我们承认,中国,你可以在你的周边地区为所欲为’,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他先是这样回答。
随后,他宣称,“门罗主义”(美国反对欧洲在西半球进一步殖民)制定于200多年前,当时的美国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如今已截然不同,美国的未来在“印太地区”。他提到,世界五大经济体中,有四个位于“印太地区”。“我想说,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四个国家——日本、美国、印度和中国,都在‘印太地区’。”
“我们为什么要告诉中国人:‘这是你们的势力范围,我们不会打扰你们’?”伯恩斯竟这样反问日媒记者。
不仅如此,伯恩斯还继续硬拗,声称美国是一个所谓的“太平洋国家”,并宣称:“当中国人对我说‘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时,我会说:‘嗯,等一下,我们是一个太平洋国家’。”
伯恩斯接受采访 《日经亚洲》
当被要求展望21世纪下半叶的国际秩序将如何变化时,伯恩斯则以一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声称:“我当然希望国际秩序继续以‘民主国家’为中心并由其主导。”
“中国人喜欢批评我们国内存在的种种分歧,而我们国内也确实存在诸多分歧。但我一直告诉他们:‘别被误导了。美国内部时不时就会出现分歧,现在也一样。但我们一直能够克服这些分歧。我认为你们低估了我们国家和我们机构的实力’。”
在谈到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时,日媒记者则关心,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达成协议的目标是什么?
伯恩斯认为,其中一个是芬太尼问题,而另一个则是农产品出口问题。他表示,中国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举例而言,大豆是美国中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作物。两年前,美国对华销售了价值140亿美元的大豆,而本财年(从9月份开始)到目前为止,销售额为零,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作为民主党人,伯恩斯还认为,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和韩国征收如此高的关税是不对的,因为“盟友优先”,同盟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里,伯恩斯的“司马昭之心”再度昭然若揭:“在我看来,美国和中国可以说是势均力敌的大国。但如果加上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印度,我们携手合作,在世界舞台共同遏制中国,就会强大得多。我们的盟友是美国战略的核心。”
2022年4月至2025年1月,伯恩斯出任第13任美国驻华大使。卸任后,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
9月17日,美国公共媒体机构GBH1曾发布一段伯恩斯出席活动的视频。伯恩斯在非营利组织“世界波士顿”(World Boston)举办的这场活动中“警告”称,中国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远比美国想象的更为强大,美国不能继续低估中国了。
在伯恩斯看来,中国领导层具有战略眼光,在战略布局这一层面上,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他还驳斥了有关“解放军四十多年没打过仗”的质疑,称这是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对于中美竞争,中方态度始终明确,渲染竞争有百弊而无一利,寻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选择。事实反复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为中美两国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为全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贡献大国智慧和力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看法
1、网友SXAK168168:
本财经资讯由崔放金融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崔放金融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