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放金融

14岁少女寄不出的信留下什么良知拷问

来源:红辣椒评论 时间:2025-09-11 23:40 阅读

和14岁少女寄不出的信留下什么良知拷问相关的信息还有外交部评石平:数典忘祖 出卖良知、 中方回应莫迪不出席九三阅兵、 外媒:14亿人找不出23个世界杯球员、 余华说现在写不出《活着》了、 若美轰炸伊朗 俄为何表态不出兵、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足不出园游亚洲、 胖东来为何“走”不出河南、 特朗普上台内塔尼亚胡笑不出来了吗、 传呼机危机发酵 这些公司有苦说不出、 为何14亿人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 等。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文/李琛

9月11日,河南中牟14岁少女莉莉(化名)死亡案一审二次开庭。2024年6月,莉莉被送进当地的“柯贞拓展营”进行“国学素质训练”,遭暴晒、拖拽殴打、限食限睡等系统性虐待,于当年9月27日因电解质紊乱引发多器官衰竭离世,尸检证实死因与体罚直接相关。

生前,莉莉因身体出现呕吐、心脏疼痛等症状,书写了6封信请求父母接她回家治病。这些信件被交给心理老师阴某某,期望她能帮助转交。然而,所有信件均被阴某某隐匿。其中3封被销毁,另外3封后来被检方在庭审中展示出来。警方还在其家中搜出其他学员的180余封被截信件。

阴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对于拦截信件的原因,她在庭上解释说“把学校规定看得太重”。

目前检方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起诉阴某某。检察院认为,阴某某隐匿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应当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鉴于其认罪认罚,综合本案事实、情节,建议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颇为讽刺的是,受害者家属后来对阴某某的辩辞提出反驳:“我们并未查到拓展基地有此规定。”退一万步,即便基地内部真有这样的“规定”,阴某某作为心理老师,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莉莉和其他学员所面临的绝望处境以及对其帮忙转交信件给家人的深切期待,那近乎于求生欲之呼救。可她却选择了闭眼、闭嘴、销毁信件的种种行为——180多封被截信件,她不是不知道截留信件可能导致的后果,而是刻意回避这份认知;她不是分不清规则与生命的轻重,而是主动放弃了这份判断。

柯贞拓展营的责任固然不容推卸,其系统性虐待、监管的缺位,都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因素。但我们应该警惕一种思维惯性:每当悲剧发生,就习惯性将责任推给“机构”“制度”这些宏观概念,却忽视了关键个体在其中的选择。

再恶劣的制度,最终也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去执行;再黑暗的环境,个体依然拥有选择“是否漠视生命”的权利。阴某某本可以选择将信件转交家长,本可以选择向上反映莉莉的身体状况,本可以选择守住作为人的基本良知,可她偏偏选了最冷漠、最残忍的那条路。

我们讨论这起案件,并非要对阴某某进行单纯的口诛笔伐,而是要从个体恶意的生发中,审视自身可能存在的相似认知倾向,进而进行自我反省修正,以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评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洞察问题,更在于洞察之后的反躬自省:不能只沿着事件的“孔洞”向外审视他人,更要顺着视线攀援,摸索回自己曲折的内心;不能只看到悲剧留下的伤痕,更要在疼痛中沉淀真实的认知,守住敬畏生命的底线。

事实上,这种以“规则”为名的冷漠,并非只存在于阴某某身上。生活中,“按规定来,我也没办法”的搪塞随处可见。多少人以“合规”为借口,对他人困境视而不见,逃避了本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这正是“平庸之恶”的可怕之处:它也许不显眼、不极端,甚至有个精致合理的“不得不为之的套子”,却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侵蚀着整个社会的良知底线。

目前,检方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起诉阴某某,建议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无论最终判决结果如何,那个渴望回家的14岁女孩莉莉,都再也回不来了。这场悲剧留给我们的,不该只是一时的愤怒与同情,更该是对自身的审视:当我们面对规则与良知的冲突时,是否能守住内心的底线?当他人陷入困境时,是否能拒绝做那个“按规定办事”的冷漠旁观者?毕竟,规则的意义,从来不是纵容恶,而是遏制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红网媒体】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看法

1、网友优美画板bM:阴某至少涉嫌故意杀人,应判无期。

2、网友直爽原野4sK:所有责任人都该判死刑!!!

3、网友张侦探: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4、网友lzy204666:柯贞拓展营有人被枪毙了吗?[发怒]

5、网友用户7587548329473:[蜡烛][蜡烛][蜡烛]

6、网友率真饭团Op:挺便宜的 才半年[捂脸]

7、网友好学海浪aO:我们的社会管理,己经混乱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